歧视国人国语?国泰航空,到底是什么背景?
每晚跟你说☽晚安 作者:无相财经 本文授权转载自:无相财经(微信ID:无相财经) 图源来自网络侵删 香港人是不是中国人?是。 香港的飞机,是不是应该优先服务中国人? 几个国泰航空的空姐说:NO。 事情的起因,源自一名大陆乘客对国泰航空空姐的举报。 这位乘客本来想要一个毛毯,但因为不会说“毛毯”的英语,把毛毯(blanket)说成了地毯(carpet),就遭到了空姐们的嘲笑。 说 “Carpet is on the floor.”(地毯是在地上。) 并得到了空乘的一句:“If you can not say blanket,you can not have it.”(如果你不会说毛毯,那就不能得到毛毯。) 之后的两个半小时内,国泰航空的空乘团队们,都在最后一排不停地用英语、粤语轮番吐槽、羞辱大陆乘客,说“他们听不懂人话啦”。 什么是人话? 在这些空乘眼里,一等话是洋话,二等话是粤语,三等话就是国语。 他们会说国语,但就是不说国语,偏要用英文来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。 这是孤例吗? 不是。 这个帖子曝光后,很多网友都反馈了自己在国泰航空遭受的“三等公民”对待。 “一会辱骂乘客听不懂人话,一会朝着乘客翻白眼。” “一看我是中国人,连发餐食都直接跳过我。” “国泰空姐的笑脸只留给白男。” 就连国内背景不凡的知名意见领袖“兔主席”都曾发文批判。 他说国泰的乘务员可以通过丰富的经验,把人分为三六九等,其中,国人是末等。 这个末等还要分。 英语口音越标准越纯正的,获得的待遇越好;如果口音较重、表达不清的话,那就很差。 而且判断出你是内地人后,他们还刻意地主动说英语,设立语言壁垒,减少需要提供服务的频度和质量。 这已经是一种习惯性的刁难和歧视,哪怕你是什么马可·波罗会员、商务舱都是没有用的。 如果你说英文:Can you put this suitcase on the luggage rack please? 答:Sure。 粤语版:唔该可唔可以帮我将个手提箱放喺上边行李架度啊? 答:冇问题。我翻转头过来帮你! 国语版:可以帮我把手提箱放到上面的行李架么? 答:不好意思呀!我们公司有规定的,我们是不能碰乘客行李的!(浓重港式口音国语) 由此可见,国泰之歧视,由来已久! 哪怕是现在国泰密集道歉,且开除了涉事的三位空姐外,我们都能看到,疑似当事空乘之一在小红书叫嚣:“一堆玻璃心韭菜。” 中国从来不缺少这类故事,这种现象,其实源自一种群体自卑心理。 有些人觉得历史上,别人欺辱过自己,强过自己,就要不停地讨好对方。 同时,也源自一种嫌贫爱富,欺软怕硬的人性劣根。 觉得别人看着有钱,就要舔上一口。 觉得自己会说英文了,就要飙两句英文,以此显得自己有文化,层次和你不一样。 但国泰毕竟是一家大公司,在培训员工上,应该首先剔除、纠正这些扭曲的心理。 可现在看来,国泰没有纠正,一味纵容,直到乘客和市场不再容忍。 那么是什么勇气支持国泰一直保持自己的趾高气扬呢? 这就要从这家航空公司的老底说起了。 国泰航空公司是1946年由美国籍企业家罗伊·C·法瑞尔及澳大利亚籍飞机师悉尼迪根联合成立。 最初的名字,叫“澳华”。 1946年1月,“澳华”从澳大利亚空运货物往中国,并赚取相当可观的利润,到了9月就搬到了香港,改名“国泰”。 注意,这个国可不是服务中国的意思。 创始人法瑞尔认为,“国”字可让外国人想起种种关于中国古代的事迹,包括“马可波罗”、“成吉思汗”、“丝绸之路”、“香格里拉”等等,并希望有朝一日,他们建立的航空王国可以越过太平洋彼岸的美国。 后来,国泰航空得到了英国太古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太古轮船公司的入股。 1958年,国泰收购香港航空,雄霸香港航空业,并进军东南亚市场。 其悬挂旗帜并非英属香港旗,而是英国国旗。 1978年,国泰的最大股东为太古集团,持有60%股权,而余下的25%及15%分别由汇丰及英国航空持有。 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,国泰基本上横行香港航空界,一直稳坐头把交椅,构成了实质垄断。 其大股东英国太古集团也一直占据着绝对优势的控股地位。 所以说,这家公司的主导权,管控权,都掌握在英国的手上,很多高管、飞行员,也都是外国人。 谁出钱,谁就是老大。 国泰空乘长期歧视国人,长期舔洋人,和背后的资本运作,是不无关系的。 当然,在过去长期被殖民,以及现实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不少港人的一直有着“舔洋贬中”的深层心理。 纠正这种心理,其实是最难的。 在《文明视野中的新边疆》一书中,作者介绍道,当年港英殖民统治的核心,就是用英文教育取代中文教育,形成香港中心、英语中心的固有思想。 一直以来,香港都习惯对标欧美,将欧美看作各方面的榜样和灯塔。 当地不少人对于内地发展模式处于一知半解,片面认知的状态。 2014年,北大教授陈平原写道: 时过境迁,还有多少大陆民众关心香港的历史与现状、政治与法律、学术与文化,以及香港人的前世今生、喜怒哀乐?说起来,不外是国际金融中心、购物天堂、美食圣地;电影业曾经很辉煌,流行音乐也不错;至于人物嘛,商业有李嘉诚,学术有饶宗颐,作家有金庸;演艺明星可就多了,萝卜白菜各有所爱,比如死去的张国荣、梅艳芳,活着的周润发、梁朝伟,还有那擅长搞笑的喜剧天才周星驰……如果我没记错,这就是一般大陆民众心目中的香港。 可时过境迁,现在很多香港人都浑然不知,香港的城市面貌,现在已经被不少中国内地的城市超越。 而很多来过大陆,深耕大陆的香港明星,也都选择在大陆置产置业。 但这种交流并不是很充分。 我们很少有人知道,1998年的金融风暴,香港金融被国际炒家牵着鼻子走的时候,是中央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,让中资机构全力护盘香港。 我们也很少有人会记得,2008年汶川地震后,香港各界立马就募集了200亿,驰援大陆。 历史的伤疤,需要通过不断地交流去弥合。 那些扭曲的心理,也需要文化的浸润去纠正。 让国泰航空道歉也许很容易,但背后的人心回归,却要付出很长很久的努力。 希望两地人们能够相向而行,先正视历史,再平视彼此,最后深情拥抱。
栏目分类
- Walken中文网
- GMX中文网